青岛中智牧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 , 技术开发 , 技术咨询 , 技术交流 , 技术转 , 让 , 技术推广
中智牧歌 |农业农村部消息!扭亏为盈刚刚开始,养猪致富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2-07-21

7月20号,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召开,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对业内关注的两大问题进行了回答,同时建议广大养殖场(户)要合理安排生产。当前,生猪养殖重回盈亏平衡点,生猪产业转型正当其时,行业要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提高养殖业的集约化程度。



猪价涨势分析

连日来,生猪价格一路上扬。国家统计局显示,7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上涨21.9%。7月14日,多地生猪价格已突破23元/公斤。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农业农村部门下半年如何稳产保供?7月20日,针对以上问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答了提问。


图片

“从6月下旬开始,猪价经历了一波上涨,近期已经有所回落。目前,猪价每公斤22.8元左右,比近期的价格高点降了1.1元左右。从过去的价格走势看,多数年份猪价都是从7月份开始季节性上涨,我们年初对猪价回升就有了预判,也发布过预警信息。”


陈光华表示,针对6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一度上行较快的情况,农业农村部加强监测调度,密集开展形势会商,在河北沧州召开生猪生产座谈会,并派出调查组深入山东、广西等生猪主产省份调研,对价格上涨原因和走势进行分析。


总的看,这轮猪价上涨主要是恢复性、季节性上涨,叠加一些特殊因素的作用,但生产是充足的,后期猪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


图片


从养殖效益看,今年上半年猪价总体低迷,大部分养殖场(户)是亏损的,价格适当上涨有利于生猪产业持续发展。


根据监测,除了1月份和6月份养猪略有盈利之外,2月份到5月份都是亏损的,上半年出栏一头肥猪平均亏损98元,真正扭亏为盈也就是Zui近半个多月。另外,从养殖成本来看,玉米、豆粕等价格持续上涨,一公斤肥猪比去年同期增加大约1块钱的成本,这对猪价上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外,猪价较快上涨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前一段时间,随着学校、工厂复课复工,社会餐饮逐步放开,猪肉消费明显增加,拉动猪价快速上涨。同时,养殖场(户)压栏和二次育肥增加,猪肉进口量减少等因素也造成了猪肉供应阶段性减少,助推猪价上涨。



稳产保供措施

目前,生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水平,预计下半年生猪出栏量与去年同期相当。”陈光华提到,“业内常说‘有母不愁小,有小不愁大’,也就是说,有能繁母猪就不愁没有仔猪,有了仔猪就不愁没有大肥猪。


从能繁母猪的数量来看,今年以来,存栏量一直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目前已连续两个月回升。从新生仔猪数量看,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与去年同期相当,预示下半年生猪上市量不会比去年少。


从中大猪数量来看,6月份规模猪场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8%,7、8月份生猪供应和猪肉产量将稳定增加。上述数据都表明,下半年肥猪供应有保障。


图片


他强调,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紧盯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根据月度变化情况,适时采取针对性调节措施,保持生猪产能稳定在合理区间。强化信息发布,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顺势出栏肥猪,避免过度压栏。


二是压实属地责任。开展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考核,督促地方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并落实长效性支持政策,给行业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


三是防好生猪疫病。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统筹抓好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防治,不断提高养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疫情形势平稳不反弹。


“建议广大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在生猪体重合适的时候及时出栏,能赚的钱先赚到手,落袋为安。”陈光华提醒。



生猪产业转型正逢其时

生猪是重要性仅次于粮食的农产品,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养殖户。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猪价稳定,但市场经济就是要靠价格变化来配置资源。


事实上,猪肉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都存在一定的价格波动情况。但是,国的猪肉价格波动尤其剧烈,幅度在全球也较为少见。原因就在于产业素质还不够高。


要更清晰地应对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关注一时的价格涨跌,更要瞄准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产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大起大落。


图片


分析起来,生猪产业的深层次问题有三个。


一是规模化水平低。全国散户数量占养猪主体的99%以上,其出栏的肥猪约占全国的一半,导致供求衔接不够好,一有风吹草动容易“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二是标准化水平低。受制于育种水平、设施水平,在饲料转化率、母猪产仔数等关键生产指标上,与养猪发达国家有10%至30%的差距。


三是产业化程度低。养殖、屠宰、加工、运销脱节,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缓慢,缺乏利益共享共生机制,尤其是养殖环节承受了较大的风险。


当前,养殖成本持续攀升,疫病防控压力仍存。一些养殖场户反映,2019年以来出台的用地、环保等政策有收紧趋势,一些地方在政策上有“急转弯”倾向。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产业,生猪养殖并非一直高收益,更多是微利和亏损。因此,要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给养猪场户明确的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针对良种问题,要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性能。针对饲料转化率不足,要开展玉米豆粕减量替代,促进节本增效。针对机械化率不足,要改善养殖设施,提升智能化水平。

展开全文
优质商家推荐 拨打电话